- Nov 12 Sat 2022 14:36
還壽生, 寄庫是什麼?
- Nov 11 Fri 2022 22:52
印光大師:少年人親近良師善友最重要
- Nov 11 Fri 2022 22:47
印光大師:《壽康寶鑑》之勸戒十則,戒邪淫必看
- Nov 11 Fri 2022 18:01
佛說阿彌陀經-3D動畫
佛說阿彌陀經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在舍衛國。祇樹給孤獨園。與大比丘僧。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皆是大阿羅漢。眾所知識。長老舍利弗。摩訶目犍連。摩訶迦葉。摩訶迦栴延。摩訶拘絺羅。離婆多。周梨槃陀迦。難陀。阿難陀。羅睺羅。憍梵波提。賓頭盧頗羅墮。迦留陀夷。摩訶劫賓那。薄俱羅。阿[少/兔]樓馱。如是等諸大弟子。并諸菩薩摩訶薩。文殊師利法王子。阿逸多菩薩。乾陀訶提菩薩。常精進菩薩。與如是等諸大菩薩。及釋提桓因等。無量諸天大眾俱。
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。從是西方。過十萬億佛土。有世界名曰極樂。其土有佛。號阿彌陀。今現在說法。舍利弗。彼土何故名為極樂。其國眾生。無有眾苦。但受諸樂。故名極樂。又舍利弗。極樂國土。七重欄楯。七重羅網。七重行樹。皆是四寶周匝圍繞。是故彼國名曰極樂。又舍利弗。極樂國土。有七寶池。八功德水。充滿其中。池底純以金沙布地。四邊階道。金銀琉璃玻璃合成。上有樓閣。亦以金銀琉璃玻璃車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。池中蓮花。大如車輪。青色青光。黃色黃光。赤色赤光。白色白光。微妙香潔。舍利弗。極樂國土。成就如是功德莊嚴。
又舍利弗。彼佛國土。常作天樂。黃金為地。晝夜六時。雨天曼陀羅華。其土眾生。常以清旦。各以衣裓。盛眾妙華。供養他方十萬億佛。即以食時。還到本國。飯食經行。舍利弗。極樂國土。成就如是功德莊嚴。
- Nov 09 Wed 2022 18:33
淨空法師:如何辨別邪師。《楞嚴經》云:末法時期,邪師說法,如恒河沙。
現在這個時代,邪知邪見充斥在世間,正是《楞嚴經》上說:「末法時期,邪師說法,如恒河沙。」這些邪師是什麼人?魔子、魔孫,專門來破壞正法。人數之多,佛用恒河沙來比喻。
什麼叫邪師?所說之法違背聖賢,所說之法令一切眾生,生起是非人我,生起貪嗔癡慢,這就是邪師說法。今天社會各個階層,無論是人事,無論是物質環境,誘惑的力量太大太大了。這種誘惑,就是佛在經上講的邪師說法。
邪師說的佛法似是而非!總是叫你生煩惱,叫你不得清淨。他教你自私自利,教你貪嗔癡慢,教你專去幹損人利己之事。
- Nov 09 Wed 2022 18:30
一生窮命苦 一口宰相牙-夢參老和尚
我小時候看小說,羅成他為什麼活二十三歲呢?因為他盡做缺德事,左十年又右十年的減,就剩二十三年了,為什麼姜太公壽命那麼長呢? 因為他做好事。
姜太公一生也很苦的,為什麼苦呢?到八十歲才遇到文王。本來他早就該發達的,因為他上下學時,得經過一間小土地廟,每回他經過看土地廟時,廟裡的像就站起來,他回家問他媽媽:「那個土地公是活的還是死的?」他媽媽說:「是泥巴,死的。」
他又問:「為什麼我天天到那邊,土地公都站起來?」他媽媽也覺得很奇怪,就要姜太公問問土地公。這一回他又去,土地公又站起來,他就向他問:「土地公公,為什麼我來,您都站起來?」土地公說:「你的命太大了,你將來統治億萬人,所以我必須恭敬你。」
- Nov 09 Wed 2022 18:27
造什麼業就感什麼果 - 夢參老和尚
人的相貌本來很好看,但是一起瞋恚心,馬上就變了,對人常起瞋恨心是不好的,果報是什麼呢?一者是引火燒身,瞋恨就是火,你看他臉紅的,自己燒自己身體,一發脾氣心就亂了意,做什麼事都會慌亂無章的。
在憤怒之下,千萬不要處理什麼問題,絕不恰當。地獄的那些火都是發脾氣所發的,瞋恚就是業障大,這樣生了變成人,相貌一定不好看,那麼丑誰看了都憎惡,或者殘廢或者聾子,反正六根不全,這是瞋恨的果報。假使來生變人,還得經過地獄無量劫的時間,所以千萬不要發火。自己心裡要時常觀察,怎麼對付瞋恨心呢?對一切人慈悲,像彌勒菩薩就是慈氏,他不起瞋恨心,總是笑呵呵的。
「若遇慳吝者」,慳吝,就是不肯佈施,碰到窮人跟他討錢,他的臉馬上掛下來,佛弟子千萬要慈悲,也有騙人的,但你給他的時候,你是行菩薩道的,你管他是什麼用心呢?
- Nov 09 Wed 2022 18:22
淨空法師:【念佛,不受境緣干擾,才叫至心,關鍵在深信不疑】
我們遇到緊急時怎麼辦?集合志同道合的善友在家裡念佛,至心十念有這麼大功德,何況念一天、三天、一個星期?有沒有效果,完全在用心。
現在人念佛效果不彰,所以對念佛信心就失掉了,不如作三時繫念,不如作水陸法會,(認為)那個有效。
那個為什麼有效?因為你有信心。念佛有效,你沒有信心,其實念佛效果超過那個。
- Nov 09 Wed 2022 18:18
淨空法師:【放下雜念、雜行、雜事,聽經、講經、念佛不中斷】
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都是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緣,這是基本條件,佛在《阿彌陀經》說的。這三個條件不具足,差一點,就不能往生,三個條件是在娑婆世界多生多劫修得,道理要懂。
怎麼知道這一生當中善根、福德、因緣成熟?只要細心思惟觀察,就明白了。對這個法門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成熟了。如果還有懷疑、夾雜、間斷,沒成熟。沒成熟,這一生去不了。真想去,就加功用行,把不成熟、缺少的地方補足,這一生就成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