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法師:【轉迷為悟,不是真斷煩惱,要學會智慧主宰轉變】
無量法門,喜歡哪個法門都好,沒有不好的。我們守住世尊教誨的原則,絕不批評別的法門,《華嚴經》上學來的。
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五十三位善知識修學法門不相同,但是這些善知識修行的態度,都是自己謙虛,讚歎別人,這是做好樣子。
對自己修行法門謙虛,人家說:為什麼修淨土?我很笨,不聰明,沒有聰明智慧研教,也沒有深厚善根參禪,只好念阿彌陀佛。對於人家的法門讚歎,自嘆不如。
老實修這個法門,希望不太長的時間,三、五年就取得西方淨土。真正取得,就是往生條件成熟了。要不要去?要有智慧。
這時候不是其他業因,是與眾生有沒有緣。跟眾生有緣,要多住幾年,幫助眾生。沒有緣,趕快走,一點都不耽誤。真正有往生條件的人,考量因素就如此。
什麼叫有緣?這個世間還有人願意跟你學,有人願意聽你的,就是有緣。你不幫助,對不起他,不能只顧自己,要顧及別人。
什麼叫沒有緣?世間人不願意聽你的,對你起了厭煩心,這種狀況,就應該走了。對這個世間決定沒有留戀,親近彌陀,到極樂世界進修,提升自己德行,提升自己智慧,等待因緣成熟。
緣成熟了,佛法講乘願再來,他又來了。佛菩薩跟凡人不一樣,凡人如果得罪,鬧翻了,下一次你想請我,不來了。佛菩薩不是,鬧翻之後,我喜歡你來,佛菩薩馬上就來了,叫大慈大悲,叫理智,不是用感情。
凡夫用感情,賭氣很久,佛菩薩沒有。要明了,也要學習,一切隨緣而不攀緣。
發菩提心,講席常講,菩提是梵語,翻成中(文)是覺,覺是用。體是智,自性本具般若智慧,不是外面學來。
《金剛經》說: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。實相般若,是每個眾生自性本來具足的。為什麼今天智慧沒有了?智慧變成煩惱了。
煩惱即菩提,這句話意思很深,確確實實,悟了就是菩提,迷了就是煩惱,所以是一體兩面。覺了叫菩提,迷了叫煩惱,不二。
由此可知,煩惱能不能斷?煩惱斷了,菩提就沒有了。所以不能斷,煩惱轉變成菩提,煩惱沒有了,統統變成菩提,我們稱為斷,不是真斷,是轉變。
性德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遍虛空法界,怎麼會斷?道理要曉得,只要學會轉變,轉迷為悟,轉煩惱為菩提,轉生死為涅槃。
佛菩薩高明地方,他會轉,我們不會轉。從人轉到畜生,轉到餓鬼,轉到地獄,這是煩惱主宰著轉,愈轉愈糟糕。諸佛菩薩智慧主宰著轉,愈轉愈殊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文節錄自【大乘無量壽經細講】168集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